《研发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课程大纲
研发人员任职资格管理
——打造研发铁军的利器
1、研发任职资格管理概述
1.1 任职资格打造研发铁军(任职资格管理对研发队伍建设的巨大作用):
留住骨干员工、加速员工成长、激发员工积极性、培养干部队伍
1.2 任职资格对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员工职业发展、优秀文化形成、迁移员工建设组织能力
1.3 研发任职资格标准模型:潜力(P)+行为(B)+贡献(C)=资格
1.4 二种能力:硬技能和软技能
硬技能: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软技能:素质模型及工作态度
1.5 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贡献
1.6 行为体现能力(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
1.7 资格认证:结果导向、兼顾过程,即以贡献为主、兼顾行为表现
1.8 案例:任职资格管理的成功典范——华为模式
2、任职资格管理的4个步骤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任职资格标准开发—》资格认证方法设计—》职业发展管理研发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与职业规划
2.1 研发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二个方面:职位等级设计和职位族设计
2.2 从企业业务发展需要设计职位族
2.3 根据企业研发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专业分工进行职位族设置
2.4 借鉴业界先进研发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和职位设置
2.5 业界最佳实践——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简介
2.6 示例:IPD模式下的职位族设置
2.7 研讨:我公司如何进行职位族设置?
2.8 职位等级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
☆ 根据企业业务特点进行职位等级设计
☆ 为业务发展留出空间
☆ 兼顾不同职位族的等级需求
☆ 为员工成长留出空间
2.9 示例:多家企业的的职位等级设计
2.10 研发人员职业规划
☆ 从普通工程师到技术专家的专业技术发展路线
☆ 从普通工程师到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的从技术走向管理路线
☆ 从普通工程师到质量经理、营销经理、产品经理的多业务发展路线
2.11 示例:日本IBM研发人员职业规划、华为研发人员职业规划
3、研发人员能力标准和认证办法
3.1 不同等级研发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标准,认证办法
3.2 18种通用素质介绍
3.3 研发人员素质模型6要素,各要素内涵及认证办法:
☆ 成就导向
☆ 主动性
☆ 思维能力
☆ 学习能力
☆ 团队合作
☆ 坚韧性
3.4 研发管理干部5力模型,各要素内涵及认证办法:
☆ 理解力
☆ 决策力
☆ 推动力
☆ 影响力
☆ 协作力
3.5 重点选择哪些素质模型要素进行认证?
3.6 素质模型要素认证办法:
☆ 举证、审核法
☆ 行为事件访谈法
3.7 从技术到管理应加强哪些素质?如何建立相关素质?
3.8 从技术到管理的角色和意识转变:
☆ 从管事到管人的转变
☆ 从自己动手到协调、指导他人完成任务的转变
☆ 从个人追求卓越到追求团队成功的转变
☆ 从“非此即彼”到把握灰度的转变
☆ ……
3.9 如何通过素质模型要素认证来推动研发人员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
3.10 如何通过素质模型要素认证贯彻企业文化?从而推动研发文化的形成
3.11 研发主管如何通过能力标准对员工提出要求?
3.12 各类研发角色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研发副总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项目经理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测试人员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系统工程师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PQA(质量保证)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软件工程师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技术专家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产品经理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需求分析人员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工程交付人员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 其它非研发团队成员的贡献度评价标准
举例: 某标杆企业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评价机制和标准
研讨: 如果职能部门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 产品线如何考核职能部门主管?
4、研发人员行为标准和认证办法
4.1 研发人员通用的行为要素项
4.2 行为标准APBC 4层次分析法:
☆ 关键行为领域
☆ 关键行为要素
☆ 关键行为要素标准
☆ 关键行为要素案例
4.3 根据研发流程、专业分工来分析关键行为领域和关键行为要素
4.4 不同等级的研发人员,关键行为领域和关键行为要素不同
4.5 中低等级研发人员的关键行为要素
4.6 高等级研发人员的关键行为要素
4.7 研发管理干部的关键行为要素
4.8 如何认证/评估各关键行为要素,如:
☆ 技术评审
☆ 知识共享
☆ 流程规范
☆ 目标与计划制定
☆ 资源调配
☆ 任务监控与纠偏
☆ 指导与培养下属
☆ 领导与激励团队
4.9 从普通工程师到技术专家应加强哪些关键行为要素?如何加强?
4.10 从普通工程师到管理干部应加强哪些关键行为要素?如何加强?
4.11 从普通工程师到其他业务骨干应加强哪些关键行为要素?如何加强?
4.12 研发主管如何通过行为标准对员工提出要求?
4.13 关键行为要素认证办法:举证、审核法
5、研发人员贡献标准和认证办法
5.1 从企业价值创造角度看研发人员贡献
5.2 以日常工作成果为主建立研发人员贡献标准
5.3 建立日常工作成果的等级划分标准
5.4 研发人员日常工作成果等级评估的几个主要方面:
☆ 成果的行业创新程度
☆ 成果的难度和复杂度
☆ 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5.5 以团队成果评价研发管理干部
5.6 以产品竞争力为参考评估各项成果的等级
5.7 贡献标准如何与绩效考核挂钩?
5.8 贡献的认证——举证、度量、审核、述职
5.9 示例:某通信企业研发人员日常工作成果的等级划分标准及认证办法
6、研发主管如何通过贡献标准牵引员工创造更好的业绩?
7、任职资格认证流程
7.1 研发人员任职资格认证流程
7.2 研发人员如何准备申报材料?
7.3 如何组建认证小组?根据不同等级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建不同的认证小组
7.4 材料审核和认证答辩
8、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应用
8.1 任职资格等级与薪酬的关系
8.2 任职资格与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关系
8.3 任职资格与研发人员培养机制的关系:
☆ 技术骨干培养
☆ 研发管理干部队伍培养
☆ 案例:研发项目经理资源池建设
9、总结及研讨:我公司如何建立研发人员任职资格体系?
培训课程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