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质量管理》课程大纲
1. 序言
本章节学习目标:建立本课程学习的项目组织,明确本课程学习内容。各小组识别演练用项目,已备后续现学现用
1.1 通过开场让课程的参与者(该项目的相关干系人)相互熟悉,建立融洽的团队氛围,为课程后续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产品开发。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员理解产品开发与其关系,认识到高质量的产品不仅与质量管理人员有关,也与大家密切相关。
1.3 学员演练——组建学习小组,识别后续演练用产品开发项目
1.3.1 目的:建立课程中的学习小组,让学员学会如何建立产品开发的团队
1.3.2 各小组识别实际的产品开发项目,以便后续课程中结合讲师的讲解,现场学以致用
1.3.3 为上述项目界定项目范围/需求,讲师评述什么是高质量的产品
1.3.4 了解学员关于本课程的关注点
1.4 界定本课程主要内容,明确课程目标
2. 研发质量管理概述
本章节学习目标:建立对产品质量的正确认识,体会高质量的产品是与来自于各专业领域(研发与非研发、质量与非质量部门)与高中基层员工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深刻理解产品的高质量是与成本密切相关的,了解为什么要加强QA。
2.1 什么是产品质量?产品不出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好吗?
2.2 质量等级,其与客户需求的关系
2.3 过程质量与交付件质量
2.4 某高科技企业研发项目质量计划板模演示
2.5 对质量的理解误区
2.6 质量管理概念
2.7 全面质量管理
2.8 质量管理活动
2.8.1 质量策划
2.8.2 质量保证
2.8.3 质量控制
2.8.4 质量改进
2.9 质量管理的四个等级
2.10 产品开发流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11 案例:触目惊心的质量事故分析
2.12 什么是质量成本
2.12.1 预防成本
2.12.2 鉴定成本
2.12.3 失效成本
2.13 质量成本曲线
2.14 质量成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2.15 缺陷修复成本曲线表明越早发现问题修复成本越低
2.16 理解错误、缺陷、失效、Bug、问题的关系
3. 研发质量管理“七脉神剑”
本章节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学习研发质量管理的七个方面:测试、评审、质量保证(QA)、CBB、技术预研、新物料认证、FMEA。对研发质量的控制与改进进行实例分享。
3.1 评审
3.1.1 决策评审
3.1.2 技术评审
3.2 测试
3.2.1 单元测试
3.2.2 集成测试
3.2.3 系统测试
3.2.4 验收测试
3.2.5 BETA测试
3.3 质量保证
3.4 CBB
3.4.1 CBB规划
3.4.2 CBB实施
3.4.3 CBB考核
3.5 技术预研
3.5.1 技术预研与产品开发的不同之处
3.5.2 技术预研的质量与进度的控制
3.5.3 技术预研的考核
3.6 新物料认证
3.6.1 技术认证
3.6.2 商务认证
3.7 FMEA
3.7.1 FMEA流程的制订
3.7.2 DFMEA管理
案例分享:某高科技公司的研发质量管理的“七脉神剑”。
案例分享:某高科技公司质量圈 QCC
4. 如何制定产品开发的质量计划
本章节学习目标:万事谋定而后动,这一规律仍然是用于产品开发的质量活动。本章节通过示例让学员了解质量计划的关键内容、形式以及质量指标的选择和质量目标的确定。
4.1 质量计划的目的和内容
4.2 产品总体质量策略
4.3 用什么来标示产品质量目标
4.3.1 介绍度量的概念
4.3.2 度量在产品质量计划中的意义
4.3.3 过程度量
4.3.4 交付件度量
4.3.5 产品开发项目的四个基本度量项:Q、C、T、S
4.3.6 什么是指标,什么是目标
4.3.7 如何确定产品的度量指标作为质量目标和非质量目标
4.3.8 度量指标的分解原则
4.3.9 常见的过程度量项
4.3.10 常见的交付件度量项
4.3.11 项目级的度量分析
4.3.12 组织级的度量分析
4.3.13 组织能力基线
4.3.14 开发能力与成熟度
4.4 如何确定产品质量目标
4.5 如何识别质量管理活动来确保达成产品质量目标
4.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活动是达到质量目标的根本保证
4.7 演示讲解:产品质量计划
4.8 学员演练:基于小组识别的产品开发项目,根据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制定的方法,制定质量计划
5. 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品技术评审
本章节学习目标:掌握产品开发过程中各种评审(需求评审、方案评审、代码评审等)的流程、评审关键点、评审要素等内容,提高评审的有效性。
5.1 评审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发现问题。不能本末倒置
5.2 评审的分层分级
5.2.1 走读、正规检视、技术评审、管理评审、审计
5.3 结构化的评审流程
5.4 文档在产品质量中的意义
5.5 走读
5.6 正规检视
5.7 技术评审
5.8 管理评审
5.9 业务决策评审
5.10 审计(在质量保证中详解)
5.11 评审组织及其评价
5.12 评审工具——建立CheckList
5.13 需求评审
5.13.1 关键点
5.13.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4 设计评审
5.14.1 关键点
5.14.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5 代码评审
5.15.1 关键点
5.15.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6 对评审的有效管理
5.16.1 项目经理如何管理
5.16.2 PPQA如何监控
5.16.3 项目组成员如何实施
5.17 研发项目中技术评审点设置原则
5.17.1 需求评审什么?
5.17.2 如何评审技术方案?
5.17.3 如何评审技术子系统?
5.17.4 系统评审
5.17.5 产品验证评审
5.17.6 技术评审操作指导书讲解
5.17.7 某高科技企业研发项目技术评审点设置举例
5.18 案例分析
5.18.1 通过实际案例,学员讨论公司的评审流程、选择评审方法、建立评审检查表
6. 研发质量保证
本章节学习目标:通过构建QA组织和职能保证产品开发过程的有效实施,最终确保产品质量。理解QA存在的价值,构建QA的方式,QA的工作开展方式等。
6.1 QA的定义
6.2 评审和测试的关系
6.3 审计和评审的区别
6.4 二维审计方法
6.5 QA在质量体系中的位置
6.6 产品质量保证的原则与方法
6.6.1 流程为什么得不到有效执行?
6.6.2 质量保证和CMM/CMMI
6.6.3 质量保证的基本手段
6.6.4 学习曲线在质量保证中的体现
6.6.5 审计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6.6.6 水平审计
6.6.7 垂直审计
6.6.8 审计访谈的心理因素
6.6.9 产品审计
6.6.10 过程引导与培训
6.6.11 管理层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6.7 质量保证过程
6.7.1 过程审计过程
6.7.1.1 审计计划
6.7.1.2 审计活动的协调
6.7.1.3 证据收集和人员访谈
6.7.1.4 审计报告和审计总结及趋势分析
6.7.1.5 问题纠正和跟踪技巧
6.7.1.6 管理层决策遗留问题
6.7.1.7 激励体制和质量保证
6.7.1.8 项目的审计和公司层面的审计
6.7.2 质量保证与产品研发
6.7.2.1 过程引导与支撑
6.7.2.2 hand in hand培训
6.7.2.3 经验与教训
6.7.3 产品审计
6.7.3.1 产品审计方法
6.7.3.2 产品审计和评审及测试
6.7.3.3 需求跟踪矩阵
6.7.4 配置审计
6.7.4.1 配置管理过程审计
6.7.4.2 物理配置审计
6.7.4.3 逻辑配置审计
6.8 质量保证的组织保障
6.8.1 QA与EPG
6.8.2 公司级别QA
6.8.3 项目组QA/流程引导者/流程制定者/流程执行者
6.8.4 QA与测试部
6.8.5 什么人适合任QA
6.8.6 QA人员为什么缺少成就感?
6.8.7 如何提高QA人员的成就感
7. 项目变更与研发质量管理
7.1 更改的质量风险因素分析;
7.2 纠正措施与更改的关系
7.3 研讨:后端对前端如何反馈?
7.4 最有效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因果分析法
7.5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故障管理
7.6 如何有效的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7.7 更改的决策过程
7.8 更改的分级控制
7.9 典型的更改流程
7.10 更改的风险管理
8. 课程总结:如何改进我公司的研发质量管理?(答疑环节)
培训课程
产品